专注婚姻家事法律服务
离婚财产约定,指的是离婚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具体约定了离婚后各自的财产归属和分配比例等相关事宜。离婚财产约定的有效性,受到法律及相关规定的制约。
在我国,离婚财产约定主要由《婚姻法》和《合同法》进行规定。《婚姻法》规定,离婚双方可以依据协议自行分割财产,但需注意以下两点:
离婚财产约定必须是双方自愿的、平等的协商结果,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如果其中一方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签署了协议,或者协议内容不符合公平公正原则,那么该协议就会被视为无效。
规定离婚财产约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双方离婚财产约定中的分配比例不符合实际情况,例如一方虚报财产、隐瞒财产等情况,出现了一方损失了自己的财产份额以及对子女的抚养和扶养义务等情况时,约定也会被视为无效。
《合同法》也适用于离婚财产约定的实施。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离婚财产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离婚财产协议未采取书面形式,则不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协议的效力会受到影响。
离婚财产约定是有效的,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双方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达成一致,同时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法组织,保证约定的合法性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