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婚姻家事法律服务
在中国,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通常必须支付抚养费,这是法定义务,除非存在例外情形。
必须支付抚养费的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085条规定: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费用多少和期限长短,优先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可以不支付或免于支付的例外情形
双方协议免除:
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互不支付抚养费,且该协议不损害子女利益,法院一般尊重该约定。但如未来出现重大变化(如孩子重病、教育费用激增),仍可要求补付。
一人抚养一个孩子且条件相当:
若夫妻各抚养一个孩子,且孩子年龄、需求、父母经济能力相当,法院可能判决互不支付抚养费。
子女已成年且独立:
抚养费一般支付至子女18周岁。若子女已满18岁且能独立生活(如已工作),父母可不再支付。
实务提醒
不能以“没钱”为由完全拒绝支付:
即使暂时无收入,也可用财物折抵,或由法院酌情降低金额,但不能完全免除责任。
抚养费可调整:
若支付方失业、患病等,可依法申请减少或暂停抚养费;反之,若孩子需求增加,也可要求提高。
总结一句话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原则必须支付抚养费,除非双方协议免除或子女已成年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