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婚姻家事法律服务
在中国,夫妻离婚时涉及的外债(即夫妻共同债务或个人债务)的解决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区分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
指婚姻存续期间为家庭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双方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需共同承担。常见情形包括:
双方共同签字或一方事后追认的债务;
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如购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所负债务;
虽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但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的债务(如共同经营生意的贷款)。
个人债务
一方婚前所负债务、婚后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且未用于共同生活的债务(如赌博、个人挥霍等),原则上由负债方独自承担。
二、离婚时的处理方式
协议离婚
夫妻双方可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债务的分担方式(如各自承担部分或全部由一方偿还),但该约定仅对内有效,不能对抗债权人。若债权人起诉,夫妻仍需先共同偿还,再按内部协议追偿。
诉讼离婚
法院会根据债务性质判决:
共同债务:判决双方共同承担(通常按份额或能力分配,如均分或根据收入情况调整);
个人债务:由负债方自行承担。
三、债权人追偿问题
共同债务:即使离婚协议或判决约定由一方偿还,债权人仍有权要求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一方偿还后,可依据内部协议向另一方追偿。
个人债务:债权人只能向负债方主张,另一方无偿还义务。
四、关键注意事项
举证责任
主张债务为共同债务的一方需证明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生产经营;
主张债务为个人债务的一方需证明债务未用于共同生活(如对方赌博、负债时未告知等)。
证据保留
保留借条、转账记录、债务用途证明(如购物发票、经营合同)、沟通记录等,以证明债务性质。
恶意逃避债务
若离婚时一方通过协议将财产转移给另一方以逃避债务,债权人可申请撤销该协议(《民法典》第538条)。
五、实务建议
协商优先:尽量与债权人及配偶协商,明确债务分担并保留书面证据。
法律咨询:复杂债务问题(如大额借款、多方债权人)建议委托律师介入,避免后续风险。
法院判决执行:若一方不按离婚协议或判决履行债务,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64条(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第1089条(离婚时债务清偿)、第1076条(协议离婚约定);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33条、第34条等。
如有具体案情(如债务金额、用途、证据等),建议进一步咨询专业律师以制定针对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