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婚姻家事法律服务
在中国,包括上海,遗产继承的顺序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来确定的,主要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情况。
一、法定继承顺序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一)顺序继承人
配偶
配偶是指合法婚姻关系中的另一方。例如,甲和乙是夫妻,甲去世后,乙作为配偶是顺序继承人。即使夫妻双方感情不和,只要婚姻关系没有通过法律程序解除,配偶在继承顺序上仍然是优先的。
子女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比如,丙在婚姻关系外与丁生有一子戊,戊作为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同时,如果丙收养了己,己作为养子女,也是顺序继承人。如果庚和辛结婚后,辛带着与前夫所生的儿子壬一起生活,庚和壬形成有扶养关系的继父子关系,壬也是顺序继承人。
父母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以辛和壬为例,辛的父母是壬的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他们也是顺序继承人。
(二)第二顺序继承人
兄弟姐妹
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例如,甲和乙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甲去世后,乙作为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如果丙收养了丁作为养子女,丁和丙的其他子女是养兄弟姐妹关系,他们也是第二顺序继承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比如,甲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甲没有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可以继承甲的遗产。
二、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承遗产的份额。
遗嘱的形式
遗嘱可以采用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等多种形式。例如,甲通过公证机关办理了公证遗嘱,明确将自己的房产留给侄子乙。或者甲自己亲笔书写了一份遗嘱,详细说明了遗产的分配方式,这就是自书遗嘱。
遗嘱的优先性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如果被继承人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遗产分配应按照遗嘱内容进行。比如,甲在遗嘱中指定自己的财产全部由朋友丙继承,那么在甲去世后,丙按照遗嘱继承遗产,而不会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分配遗产。
在上海,遗产继承的顺序也是遵循上述全国性的法律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遗产继承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