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了离婚怎么判?上海离婚专业律师

发布日期:2025-07-01 09:21:35

在中国,离婚时涉及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判决,法院会以“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为原则,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条件、抚养能力、孩子意愿(8周岁以上)、生活环境等因素。以下是上海及全国范围内的具体裁判规则和常见情形:

一、两个孩子抚养权的核心原则

一般情况:

法院倾向于“一人一个”,平衡双方抚养义务(尤其是孩子年龄相近时)。

例如:大孩归父亲,小孩归母亲;或按性别、年龄搭配分配。

例外情况:

若一方有明显优势(如经济能力极强、另一方有严重过错),可能判决两个孩子均归一方。

若孩子长期由祖辈照顾且父母工作繁忙,可能判决跟随祖辈生活(但需祖辈自愿)。

二、影响抚养权判决的关键因素

1. 孩子年龄与意愿

0-2岁:原则上归母亲(母乳喂养期),除非母亲有严重疾病或不适合抚养。

2-8岁:法院根据双方条件综合判断,可能询问孩子偏好(非决定性)。

8周岁以上:需尊重孩子真实意愿(上海法院会单独询问孩子意见)。

2. 父母经济与抚养能力

经济条件:非标准,但收入稳定、住房固定者优先(如上海有房产者可能占优)。

陪伴时间:能提供稳定生活、教育环境的一方更有利(如一方经常出差可能不利)。

3. 其他重要因素

孩子当前生活状态:若孩子长期由一方照顾(如母亲全职带娃),法院倾向于维持现状。

父母健康与品行:一方有家暴、酗酒、吸毒等过错可能丧失抚养权。

祖辈协助:若父母工作忙,祖辈长期帮忙照顾孩子,可能增加该方优势。

三、上海地区的特殊裁判倾向

经济与房产权重较高:

上海法院可能更看重父母的经济实力和住房稳定性(如学区房、户籍优势)。

尊重孩子意愿:

对8岁以上孩子,法院通常会单独询问意见(需在法庭或调解室进行)。

“轮流抚养”试点:

少数情况下,若双方条件相当且同意,法院可能判决轮流抚养(如上学期间跟一方,假期跟另一方)。

四、常见判决情形示例

情形1:父母条件相当

判决结果:大孩(8岁)归父亲,小孩(3岁)归母亲;或各抚养一个(如长子归父,幼子归母)。

情形2:一方有明显优势

案例:母亲是上海户籍且有房产,父亲外地户籍且收入不稳定→两个孩子均判给母亲。

情形3:一方有严重过错

案例:父亲家暴或吸毒→两个孩子均归母亲。

五、抚养费的计算标准(上海参考)

有固定收入:按月收入的20%-30%支付(两个孩子可提高至50%,但不超过收入总额)。

无固定收入:按上海人均消费支出(2023年约4.8万元/年)的20%-30%计算。

支付方式:可一次性付清或按月支付(通常至孩子18周岁,特殊情况延长)。

六、注意事项

协议优先:若双方能协商一致,法院一般尊重协议(需书面明确抚养费、探视权等)。

探视权保障:未直接抚养方享有探视权,具体方式可协商(如每周探视1次、寒暑假共同生活)。

变更抚养权:若抚养方出现严重过错或孩子意愿改变,可起诉要求变更。

七、律师建议

证据准备:

收集收入证明、房产证明、孩子生活照片/视频等,证明抚养优势。

若孩子意愿关键,提前与孩子沟通(避免诱导性询问)。

协商优先:尝试达成一致,避免诉讼耗费时间和精力。

专业协助:上海抚养权纠纷复杂,建议委托律师制定诉讼策略。

总结: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判决无固定模式,需结合个案情况。上海法院更注重经济稳定性、孩子当前生活状态及意愿,但终目标是保障孩子权益化。

—— 免费咨询律师 ——